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远长久、文化渊源深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起始于1950年的皖北高级农林学校,1965年开始举教育。历经安徽凤阳农业专科学校、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皖北农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等变迁,2005年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2012年开始独立培养研究生,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73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一代代安科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事业长足发展。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2.1万人,累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输送了13万余名优秀毕业生。
学校秉承“明德、致知、笃行、创新”的校训,弘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安科精神,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名校、依法治校”五大战略,形成了以农科为特色、农工管为主体,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性学科专业体系,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先后获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实施高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首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
学校占地面积2000余亩,现有凤阳校区和蚌埠龙湖校区,凤阳校区位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明朝中都古城,校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环境幽美;龙湖校区位于蚌埠大学城,毗邻蚌埠大学科技园、高铁车站、龙子湖风景区。现有安徽省凤阳县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35个科研平台。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5个,省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级双创实践教学中心1个。馆藏纸质图书170余万册,电子图书134万余册。
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50个本科招生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获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8个专业领域招收研究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11项。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承担国家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高峰培育学科3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一流(品牌)专业3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6个、特色专业11个。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紧缺人才纳入提前批次招生,开展地方专项和安徽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招生工作。
学校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400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0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5个,省级教学名师30人,省级教坛新秀48人。
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60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90余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100余篇,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选育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44个,制定国家、行业及区域标准32项。授权专利18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500余件,连续五年稳居省内高校前十强。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组织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项目1600余项。学校大力实施“国(境)外合作办学工程”,精心组织优秀大学生留学游学计划,开展农业专业硕士学位留学生教育,先后与美国、韩国、英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等26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敬业奉献、修德育人、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良好教风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省级以上奖励1353项,其中国家级212项。学生考研率从始至终保持较高比例,部分专业考取率达60%,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迈向新的历史征程,新一代安科人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内涵建设,全方面提高人才教育培训能力,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努力把学校早日建成现代化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
①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中国粉体网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明确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标注明确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专注难处理物料,纳维加特筛分技术再升级——访纳维加特(上海)筛分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福刚
聚焦高精度灌粉设备,开启智能科技新征程——访珠海市晋德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刘光波
2024年中国非金属矿产资源增长:重晶石12.4%、高岭土4.0%、晶质石墨23.9%
汇聚菁英、洞见未来:IPIE2024上海国际高端粉体装备与科学仪器展盛大开幕!
携手前行、再铸辉煌:IPIE2024上海国际高端粉体装备与科学仪器展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