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脚下一片不起眼的落叶,曾是中日贸易舞台上的“硬通货”,甚至被戏称为比石油还贵的战略资源,一吨的价格曾高达270美元左右。
这背后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是人们对落叶价值认知的偏差,更是一个国家在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和自我修正的缩影。
这看似简单的禁令,却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也标志着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2000年代初期,落叶出口成为了一个“风口”,席卷了中国许多城市,尤其在南方地区,大量的落叶乔木被种植,旨在打造“森林城市”的景观。
环卫工人清理落叶后,大量的落叶垃圾无处堆放,成为了令人头疼的“城市负资产”,他们将落叶视为珍贵的资源,用于土壤改良、肥料生产等领域。
巨大的供需缺口催生了一个暴利的产业链,环卫工人收集落叶,商人从中牵线搭桥,将落叶出口到日本赚取高额利润。
“今天睡地板,明天单车换摩托”,这句当时流行的话,反映了人们对落叶出口致富的狂热追逐,为了搭上这趟“财富快车”,一些人甚至不惜重金结交日本朋友,以期获得落叶出口的渠道。
在落叶出口的浪潮中,一位从日本留学归来的专家,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朱教君,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极力反对落叶出口,并呼吁国家禁止这种行为。
他深切知晓落叶所具的生态价值,亦明晰日本对落叶有所需求这一表象背后的内在逻辑,将落叶出口,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损害的是中国的生态环境。
朱教君的呼吁在当时并没有正真获得广泛的理解和支持,许多人认为他是在“断人财路”,甚至有人质疑他的动机。
然而朱教君并没放弃,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向上级部门提交了禁止落叶出口的建议。
那些曾经依靠落叶出口获利的商人,自然是反对声最大,他们都以为落叶在国内“一文不值”,出口还能换取外汇,禁令一出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
然而更多的人开始反思落叶的真正价值,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人们慢慢地认识到,落叶并非无用的垃圾,而是森林ECO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肥力、水分保持等方面都具备极其重大作用。
它们在森林ECO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分解过程缓慢释放的氮磷钾等元素,是树木生长发育的“营养套餐”。
落叶不仅是“营养库”还是“水库”,这些生物在落叶的分解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也维持着森林ECO的平衡和稳定,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化肥施用量更是位居全国第一,达到了601.7万吨。
但是从2010年开始,黑龙江的粮食产量超过了河南,并连续13年保持领头羊。这与河南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不无关系,而黑龙江更注重有机肥的使用,以及土壤的保护,这也使得其农业发展更加可持续。
要根据真实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合理规划利用落叶资源,既要发挥其生态效益,又要避免其潜在的风险,除了落叶之外,果树的修剪废弃物也就是废木料,也曾是果农们头疼的问题。
通过木材粉碎机,废木料可以被加工成木屑、锯末等,用于多种用途,通过堆肥等方式,将废木料转化为有机质,可以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废木料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变废为宝,还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目前废弃果木的收购价格已达到每吨600元,为果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从落叶出口禁令到废木料的资源化利用,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将生态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考量范畴,并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落叶出口禁令看似一个不起眼的事件,却折射出中国在发展理念上的转变。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政府到企业,从个人到家庭,都要树立环保意识,热情参加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来。
落叶的故事还在继续,它将不断提醒我们敬畏自然尊重规律,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26:出口落叶就能获取暴利,他为何斩断这条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