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北京市海淀区持续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经过破碎、筛分、风选、分级等处理工艺后的建筑垃圾,将生成不一样的规格的粗、细再生骨料等,加入水泥、粉煤灰及其他外加剂制作成人行步道砖、实心砌块,有效节约原石建材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笔者认为,海淀区的这一实践,正是“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一次对资源循环再利用模式的有效探索,值得推广。
从资源节约的角度来看,建筑垃圾中的废旧钢材、混凝土碎块、废旧木材等可回收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后重新成为建筑、道路等领域的原材料,减少了对原生资源的开采需求,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从环境保护的层面来看,填埋和焚烧等传统建筑垃圾解决方法会对环境能够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海淀区通过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将建筑垃圾转化为有用资源,有很大成效避免了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剧,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来看,循环经济倡导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随建筑垃圾回收体系和处理技术的完善,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不仅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将建筑垃圾转化为有价值的再生资源,既减轻了资源压力,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未来,期待多地积极推广和应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一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为推动更加环保、高效、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从“日渐冷清”到“重现活力”——福建德化赤水镇以闽台乡建乡创激活乡村建设见闻
近年来,赤水镇围绕闽台融合发展,积极邀请台湾团队入驻,委托其开展陪护式服务,通过一系列闽台合作项目,在赤水镇保留民间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注入了创新活力,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广东省现存的2万余座祠堂中,至今已有131年历史的陈家祠首屈一指。它是清代广东七十二县陈氏宗族在广州合资建设的“合族祠”。
日前,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申请公租房“一件事”工作方案》,推动健全部门协同联动、集成高效工作机制,方便合乎条件群体申请公租房。
直播预告 2024全国工程建设领域“质量月”开放体验日走进天津海河柳林“设计之都”项目
9月26日(周四)9:00 2024全国工程建设领域“质量月”开放体验日系列专题策划报道在“中国建设报”视频号、“紫竹远见”视频号进行直播,请准时收看!
近日,湖南省涟源市组织人员集中清理城区牛角路、红旗路、瓦亭路等5条道路的空中线缆,消除“空中蜘蛛网”。
近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开展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分级管理试点的通知》,实施范围为设区市城区范围内所有居民小区。